高盛近期發表報告唱淡內銀股,內地官媒發表題為「誤讀中資銀行基本面不可取」的文章力撐,指高盛基於悲觀假設看空中國銀行基本面並不可取,「很大程度上存在誤讀」,又指「高盛研報嚴謹與否,市場自有公論。」

文章提到,高盛在其中提出一系列基於若幹悲觀假設前提的判斷,包括招行(03968)的公司債券和影子信貸等風險引起的隱含損失率高達25%;平安銀行和招行擁有最大的房地產風險敞口,佔總資產的8%和6%;興業銀行資產負債惡化等。

文章指,拿客觀數據來說,被高盛猛烈唱空的招行和平安銀行的房地產業務中,第一季尾招行房地產業貸款餘額3,353.05億元人民幣(下同),佔貸款和墊款總額的5.61%,較上年底下降0.22個百分點。平安銀行房地產相關的承擔信用風險的業務餘額合計3,220.93億元,較上年底也是減少,如果以此為分子,除以其資產總額5.456萬億元,可得佔比約5.9%。

文章又表示,整體來看,2022年內地房地產行業不良率仍處於加速暴露期,上市銀行整體對公房地產不良率持續上行至4.3%以上。但從風險化解角度來說,銀行已積極壓降房地產風險敞口,對公房地產貸款和房地產業務非標資產佔比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在嚴格落實地方政府隱性債務化解的同時,更要看到從平台融資到專項債融資、從基礎設施建設到基礎設施盤活、從土地財政到產業財政再到數據財政的轉型趨勢,這也將給銀行政信業務帶來新的空間。

文章最後指,今年基建投資的發力,無疑有利於城投平台現金流及盈利能力的恢復,這也將給銀行政信業務帶來新的空間。

高盛日前發表報告,指與2013至2015年周期相似,銀行在下行周期開始時會致力維持股息,然後在股息、資本和撥備三者無法好好平衡時,將優先考慮資本和風險緩衝,而放棄股息目標,預計內銀在2023至2025年將面臨類似挑戰及重複派息模式,其中把工行(01398)評級從「買入」下調至「沽售」,目標價大劈近三成,由4.98港元降至3.55元,並料內銀或迎來進一步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