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鼎豐|低碳轉型趨勢改變世界鋼鐵格局

4月19日,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張鼎豐發表題爲《低碳重塑海外鋼鐵行業發展格局》的主題演講。

他表示,以全球化的視角,審視變革時代的全球鋼鐵,世界鋼鐵業中心正在發生一次歷史性的偉大轉移。鋼鐵生產和消費重心從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移,包括中國、印度等在內的新興經濟體在世界鋼鐵版圖中分量日益提升。亞洲作爲全球經濟最爲活躍的地區,未來經濟發展潛力大,人均消費量處於快速上升期。隨著中國鋼鐵行業大範圍的兼並重組持續推進,以及大型跨國鋼鐵企業在全球範圍內加快優化產業鏈、供應鏈資源配置,中國鋼鐵行業推動世界鋼鐵工業進行新一輪並購整合,誕生多個世界級跨國鋼鐵企業,中國鋼鐵將長期引領世界鋼鐵業的發展。

他提出,我國鋼鐵發展政策是“以粗鋼產量調控爲基礎,以超低排放改造爲抓手,以能耗雙控爲驅動,以智能製造爲舉措,以低碳轉型爲導向”,當前我國鋼鐵行業發展逐步進入深度調整期,應堅定發展信心,保持戰略定力,堅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碳中和作爲一項復雜、長期和係統性的工程,不是簡單的節能環保問題,是發展方式的新變革,需要在冶煉技術、生產原料、配套設施等諸多方面對原有生產方式進行革新。

當前,世界各國協力推動“碳中和”的時代背景下,全球鋼鐵工業必須要革新發展理念下,從產業歷史變遷、工藝技術變革、能源結構改善、供需格局演變等多個維度,深入釐清鋼鐵工業的脫碳進展與障礙,越來越多用鋼下遊行業(如汽車、建築、家電、等行業)也對低碳鋼、零碳鋼進一步提出具體要求,國際鋼鐵行業進行全方位的低碳轉型,充分研究鋼鐵工業“碳中和”的主要措施與實現路徑,加快推進全球鋼鐵工業的碳達峰、碳中和進程。

對我國鋼鐵企業海外佈局方面,他提出幾點建議,一是選擇國家產能重點合作地區,在實施產能配置國際化時,應以東盟、非洲的環幾內亞灣地區、歐盟及北美自貿區爲重點;二是做好海外佈局頂層設計規劃,結合產能合作東道國的國情,深入開展各項盡職調查,研究其資源稟賦、市場容量,確定產能合作規模、產品結構;三是注重市場研究及產品定位,結合自身特點和目標出口國當地經濟和鋼鐵產品需求情況進行產品定位,四是要因地製宜實施本土化戰略,真正融入當地,實現互生共贏,建立有利於企業發展的公關生態係統。合體共同開發境外項目;五是國內產業鏈抱團出海,由“綠地投資”到獨資、合資、合作、並購等多種形式廣泛發展,鼓勵更多民間資本參與“一帶一路”國家產能合作,由企業組成財團或聯合體共同開發境外項目。

鋼鐵行業低碳轉型的影響是多方面的。以下是可能的影響:

技術升級和投資:為實現低碳轉型,鋼鐵企業需要投資新技術、設備和設施,例如碳捕獲、儲存和利用技術。這些投資可能會提高企業的成本,但也有助於提高其綠色競爭力。

減少碳排放:鋼鐵行業是碳排放的主要來源之一。低碳轉型可以減少鋼鐵企業的碳排放,減少對環境的影響。這也可以幫助企業遵守當地和國際的環保法規和標準。

市場需求變化:隨著消費者對環境友好產品的需求增加,鋼鐵企業可能需要生產更環保的產品,例如低碳鋼。這可能需要重新調整生產線和產品組合,但也可以為企業帶來新的商機。

行業結構變化:低碳轉型可能會導致鋼鐵行業結構的變化。那些能夠快速實現低碳轉型的企業可能會更有競爭力,這可能會導致市場份額的重新分配和產業重組。

總的來說,低碳轉型是一個挑戰和機遇並存的過程。企業需要為此做好準備,積極應對變化,以維持其競爭優勢和長期發展。

碳中和的目標是通過減少碳排放和碳捕獲、儲存和利用等措施,使溫室氣體的排放量等於被吸收或去除的量,實現凈零排放或碳中和。這意味著人類在進行各種活動時產生的碳排放量應該被抵消或減少到最小,從而避免進一步的氣候變化影響,保障地球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碳中和是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策略之一,許多國家和地區都已經制定了碳中和目標,並開始實施相應的政策和措施,例如加強能源效率、發展可再生能源、加強碳排放監管等。碳中和的實現需要全球社會共同努力,包括政府、企業和個人,加強合作和創新,推進可持續發展,維護地球生態環境的穩定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