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爆發的第5波疫情,至今尚未受控。港府抗疫無方,本已對香港經濟造成致命傷害,加上近日內地多地再爆發疫情,兩地通關無期,苦日子未見盡頭。禍不單行,俄烏開火進一步打擊全球商品供應,激化通脹危機,本周美國啟動加息周期已毫無懸念,遍及各行業的全球加價潮正殺埋身,百物騰貴只會令經濟復甦變得更加艱巨。近月港股出現「海嘯式」的拋售浪潮,恆指失守兩萬點關頭也不回,在預警香港經濟正大難臨頭!

自從去年第四季開始,變種病毒Omicron疫情全球爆發,政府本該早早檢視防疫措施,確保資源調配及時應對。偏偏港府危機意識嚴重不足,高官政界防疫意識鬆懈,醜態百出。及至第5波疫情爆發,港府決策又慢三拍,訊息混亂,措施朝令夕改,至中央須再次出手協助。如此塞責,一眾廢官仍然站在台上,淪為「兩制」笑柄。

時值東西對立的百年大局,香港作為中國的國際金融中心,擔當着重要的戰略角色。可是防疫失誤,加速中產專才離港,外資撤出,資金與人才流失損害經濟競爭力,損失無法估量。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打折,既未能有效發揮戰略地位效用,企業與市民的元氣皆大傷,要應付疫後重建只怕有心無力。

可是如今更大的危機,在於全球通脹猛於虎!俄烏開戰後大宗商品價格近月大幅飆升,全球製造業都面對原料價格上升的問題,加價之聲遍布各行各業。有別於美國經濟尚處增長周期,香港經濟疫下正在尋底。油氣價格飆升,能源與公共交通費用只怕有增無減;加上進口食品、衣履等輸入性通脹升溫,而建屋成本亦趨升,意味港人衣、食、住、行的費用只會有增無減。

要知道,逾兩年一波比一波嚴重的疫情,已把企業能透過內部調整來扺銷部分通脹壓力的空間消耗殆盡,升鬥市民「荷包」不斷縮水,整體社會應對通脹的能力已大不如前。近期港股現「海嘯式」的跌浪,恆指失守兩萬點關即市未見似樣反彈,成交放量,反映各路資金要錢不要貨。這股「大淡風」在在反映外界看淡香港經濟前景。

通脹勢兇夾狼,本港政府在抗疫的同時,本該及早綢繆「抗通脹、保民生」的工作。不過,以這廢官班子每事皆頭痛醫頭、缺乏憂患意識的作風,企業與市民都已經不存期望,只有硬食。

企業捱不過,只有倒閉收場;打工仔收入不穩,只有節衣縮食,減少消費。政府發放的一萬元抗疫消費券,對於刺激消費市道之效,只怕亦要大打折扣。

面對內外交煎,百業蕭條,民生艱苦,不用滯後的經濟數據來說明香港經濟已越崖而墮,企業與市民都在親歷其境,感受其中。若內地經濟增長動力放緩之勢年內未見扭轉,接下來的通脹與加息浪潮,香港經濟幾無還擊之力,只有衰多幾錢重。管治再無突破,繼續愈搞愈禍,悲歌奏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