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匯率分析欄目: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彈性料顯著增強
2018年12月28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上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設於6.8632元。據統計,2018年全年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累計貶值3290基點,貶值幅度爲5.03%。2018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先升後貶,全年243個交易日裏,有138個交易日貶值,有104個交易日升值,有1個交易日走平,雙向浮動特徵明顯增強,浮動彈性明顯增強。
2018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先揚後抑,呈現典型的倒“V”型走勢,4月份成爲分水嶺。
2018年1月至4月初,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延續了2017年的升值走勢。從中間價來看,2018年1月份人民幣中間價一路上調;從2月初开始上行放緩,匯價轉爲波動下行,直至4月3日創出6.2764元的“8·11”匯改以後新高,該價位也成爲2018年全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的最高點。以此測算,2018年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最多時升值2578基點,幅度爲3.95%。
此後,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步入新一輪貶值進程,且下行過程頗爲迅疾。同樣以中間價爲例,從4月份到10月份,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連續7個走低,各月分別貶值0.81%、1.18%、3.15%、3.02%、0.12%、0.8%、1.24%。年末人民幣匯率重新趨於穩定。11月,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實現升值0.41%,12月份進一步升值1.05%。
從全年來看,2018年全年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累計貶值3290基點,貶值幅度爲5.03%。今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貶值主要受到中美經濟與貨幣政策周期錯位的影響。從二季度开始,中國經濟下行壓力重新加大,着眼於逆周期調控的貨幣政策出現松動,央行接連多次下調存款准備金率,市場利率中樞出現較明顯下行。與此同時,美國經濟延續強勁復蘇態勢,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表現較爲突出,美聯儲穩步實施加息和縮表,美元流動性趨於收斂,利率水平不斷走高,中美貨幣政策“相向而行”,促使中美利差水平一度收窄至歷史低位,人民幣兌美元雙邊匯率相應有所調整。另外,隨着外部環境出現顯著變化,市場對經濟運行及匯價走勢的預期也出現變化,外匯市場順周期波動現象有所顯現,階段性地放大了人民幣對美元的波動幅度。
但應看到,2018年人民幣匯率仍保持了總體穩定,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一是人民幣對美元全年貶值幅度並不是很大,考慮到兩國經濟運行存在階段性錯位,匯價走勢與基本面相對變化是大致匹配的。二是人民幣在非美貨幣中表現仍相對穩定。據統計,2018年歐元、英鎊、加拿大元等主要發達經濟體貨幣對美元分別貶值約4.6%、6.3%、8.3%,商品貨幣中澳元、紐元兌美元分別貶值約9.7%、5.4%,新興市場貨幣中印度盧比對美元貶值約9%,俄羅斯盧比對美元貶值約20%,與這些有代表性的貨幣相對,人民幣對美元貶值幅度並不大,表現相對穩定。三是人民幣匯率指數基本保持穩定。據外匯交易中心最新數據,12月21日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報92.91,約較2017年末貶值2%,幅度不大。
2018年以來,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匯率基本穩定,對美元雙邊匯率彈性進一步增強,雙向浮動特徵更加顯著,這才是2018年人民幣匯率運行的最主要特徵。仍以中間價爲例,全年243個交易日裏,有138個交易日貶值,有104個交易日升值,有1個交易日走平,最大單日升值點數爲492點,最大單日貶值點數爲605點。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年化波動率較2017年明顯提升,匯率彈性增強發揮了調節宏觀經濟和國際收支“自動穩定器”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第二季度以來,人民幣匯率有所貶值。爲穩定市場預期,維護外匯市場平穩運行,央行採取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措施,包括加強與市場溝通、重啓遠期售匯風險准備金政策等。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行重啓了中間價報價“逆周期因子”。這些措施釋放了積極信號,取得了積極效果。從8月份开始,隨着美元漲勢放緩,及逆周期調節發力,人民幣對美元貶值开始趨緩,最終在11月份止住了連續貶值的勢頭。
展望2019年,隨着美國經濟增長放緩,美聯儲可能調整加息節奏,美元上行風險有所下降,加上貿易環境出現積極改善跡象,人民幣匯率面臨的外部風險有望減輕,或將逐步走出2014年以來的貶值格局。
2019年人民幣匯率浮動彈性可能進一步增強。招商證券謝亞軒認爲,增強人民幣雙向浮動彈性可帶來多方面積極影響:一是匯率彈性的提升,有助於分化單邊的匯率下跌預期。二是匯率的靈活調整有助於緩解國際資本外流的壓力。三是匯率的靈活調整有助於反向溢出效應的發揮。四是匯率彈性的提升有助於加強國際間貨幣政策協調。五是匯率彈性的提升有助於改善中國貨幣政策的有效性。